对于无人零售的探索,近似演化出了两种主流路线:一种是针对小型便利店,如Amazon GO及后来者,通过在店内安装多个AI摄像头,识别购物行为和商品信息,最终完成无人结算;一种是针对中大型商超,店面面积大、客流复杂、摄像头方案成本太高,识别环节由智能购物车实现。
作者 | 肖超(吉隆坡)
这是我们关注的第 004 个创新案例
无人零售遇到的难题,曾经在无人,后来在零售,但总之整体局面是还在发展、规模有限。 从2018年的Amazon GO到后来国内的无人便利店、无人货架,似乎总是风起一时,很快销声匿迹。但在技术助力零售全场景智能化的远景之下,对于无人零售的探索仍然在被小部分人推进,七年过去,如今也近似演化出了两种主流路线。 一种是针对小型便利店,如Amazon GO及后来者,通过在店内安装多个AI摄像头,识别购物行为和商品信息,最终完成无人结算;一种是针对中大型的商超,店面面积大、客流复杂、摄像头方案成本太高,识别环节被集中放置于一处,通过智能购物车的形式来实现无人结算。 Amazon的参与也仍然是重要的推动力。在旗下Amazon GO、Amazon Go Grocery和Amazon Fresh的不同线下业态中,这两种路线曾经被交替尝试,直到今年上半年才算有了如上的初步结论。 更多的创业者们沿着Amazon前头走过的路,再去做更多的后发创新和本地化落地尝试,也会遇到自己的问题。以智能购物车为解决方案的多利GO(TROLLEE)即是其中之一,它背靠国际通讯与科技公司爱讯集团,CEO苏维锋也是爱讯集团的CTO和大中华区总裁。 日前,借助FBIF2024,我们与苏维锋聊了聊,谈到关于Amazon的相关布局、多利GO能够为零售商和品牌提供的价值、以及其在国内及海外业务拓展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曲折前进Amazon:从Just Walk Out到Dash Cart
Amazon GO在2018年诞生,其无人零售的实现是依靠门店内天花板上的超过200个摄像头、及其背后的技术路线Just Walk Out来实现的。 从流派上来说,Just Walk Out 是计算机视觉、目标识别、高级传感器、深度机器学习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结合。从功能上来说,Just Walk Out要做的事,是通过不间断的分析视频内容,建立每个顾客在门店中的人体模型,包括四肢位置和空间位置,以及识别所拿起的商品信息。
图片来源:亚马逊AWS官方博客
这是一套前期重投入的识别系统,人流的重叠、商品的相似、甚至是店铺照明的变化都会导致复杂程度的剧烈提升。以及,它可能仍然需要人工审核的大量介入。 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,Just Walk Out在2022年,每1千笔交易中的700笔,都需要来自位于印度的千人团队,去人工观看和标记视频,以确保结算结果的准确性。 也有一种说法是,直到当下,布局了Just Walk Out 的Amazon GO的单店回本周期,仍然超过20个月。 在60-100平方米的Amazon GO中尚且有如此多复杂信息,在2020年起开出的Amazon Go Grocery,600平米,门店面积更大、人流量更多、商品更多,虽然Just Walk Out的技术水平持续推进,Amazon也开始了对智能购物车项目Dash Cart的探索。 同样是通过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融合,Dash Cart需要识别的,只是在购物车范围内被放入和取出的物品。这相当大程度的降低了技术难度和部署成本。 同时,购物车把手位置的电子屏,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查阅历史消费记录以连续购买,通过地图导航更快速的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,并实时显示目前购物车内的商品总额、以管理购物预算。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,Just Walk Out和Dash Cart在Amazon Go Grocery和Amazon Fresh(Amazon旗下的生鲜超市,定位比收购来的Whole Foods更大众化,门店面积一般超过3000平米)中被并行测试,新门店通常被指派采用其中的一种技术。 直到2024年4月,Amazon宣布将在Amazon Fresh 店铺中弃用Just Walk Out、全部替换为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升级的Dash Cart。Amazon在声明中称,将继续在Amazon Go、英国较小形式的Fresh门店以及某些第三方地点使用Just Walk Out,且今年使用Just Walk Out的第三方零售门店数量(当时约为150家)将增加一倍。
智能购物车在国内:多利GO的尝试与探索
多利GO的智能购物车,基础功能包括智能购物路径规划、个性化智能导购、预购清单导入、商品详情浏览、最新优惠查询、自助扫码结算等等。 更加适应国内的本地化创新,以电子屏为基础,凭借对消费者的直接触达,是线下零售场景里全新的营销触点。 多利GO的客户分为两类,一类是零售商,一类是品牌。 零售商需要支付智能购物车的租金,它并不昂贵,使用这些设备可以为零售商释放出收银员人力。苏维锋称,50台购物车,一家门店一年可以释放5至8名收银员员工、大约20至30万元的人力成本。 智能购物车可以有效降低门店的运营成本。但除了「降本」,零售商更加关注如何「增效」。苏维锋最常被零售商老板提问的问题,是「你有没有办法可以帮我把客户引来门店?」 零售商的客流下降,是综合市场环境及多渠道竞争等各类因素下产生的普遍问题,无法仅凭门店端的零售数字化改造就一蹴而就地解决。即使是Amazon Fresh,也在2023年初被宣布在跑通模式前,不再继续开店扩张。 因此,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把部分消费者重新从线上引流到线下,增加消费者到店率、复购率,并提高客单价,成为了多利GO在其数字化改造方案中要为零售商和品牌商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目前,品牌商是多利GO在积极开拓的客户。借助对消费者的直接触达,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追踪,多利GO可以帮助品牌进行新品测试,并且其营销能力也可以帮助品牌提高广告转化率。 新品测试的层面,多利GO可以帮助品牌精准触达多利GO合作门店的消费者,派发优惠券、回传核销数据,并收集品牌内的连带率数据、复购率数据等等,帮助完成销售预测。 即使当下各个品牌对于营销费用的支出都日趋谨慎,新品测试仍然是营销预算最充足的部分之一。在单一区域内达到一定门店密度的基础之上,多利GO是有能力帮助品牌完成这部分工作的。 在广告营销层面,多利GO可以服务品牌旗下不同品类产品的交叉销售。当购买了某些关联商品的消费者,推着购物车经过一片货架,电子屏上自动根据商品池进行推荐,将首要露出同品牌的不同品类产品,以提升品牌的连带率。 举例来说,品牌原本的交叉销售能力,通常是在平台上发品牌券,例如购买联合利华或是宝洁的旗下产品,达到一定金额获得满减。同样是捆绑销售,多利GO的方式将更加的顺畅和生动。 玩法的可能性还有非常多。毕竟线下是有限堆头,线上的虚拟推头理论上可以无限多个。苏维锋也在2024FBIF大会演讲时提到,为了帮助品牌快速生成营销内容,多利GO也开放了很多AIGC能力,例如根据商品卖点,自动生成营销海报等等。
智能购物车出海:墙内开花墙外香
多利GO在华南市场已投放近千台智能购物车。但由于国内复杂的零售市场环境和多重阻力,多利GO在今年暂缓了国内业务的扩张,转而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市场如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新加坡等。 据苏维锋介绍,东南亚的零售商虽然门店总数比国内少很多、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水平有限,但由于线上电商的渗透率不高、线下流量仍然可观,零售商的付费意愿更加充足。且虽然基础设施欠缺,但也同时意味着一旦统一接入后的替换成本高,能够形成护城河。 此外,不少零售商本身拥有出售自身数字屏空间的媒体广告团队,也都给像多利GO这样的服务商提供了更顺畅的合作方式。 不只是东南亚,在日本市场,由于面临着零售商劳动力短缺这一社会问题,无人零售也成为了重要的解法。且在日本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也不乏中国公司的身影。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在2021年的报道,日本折扣店企业Trial Holding把智能购物车定位为门店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18年投入使用,在其270家店铺中,有51家店铺共引进了约5000辆智能购物车。 Trial还认为,仅靠一家企业无法实现技术改善, 需要重视与外部合作。为此,Trial加入了合作平台「零售AI研究会」,该会的会员有制造商、流通企业等大约250家公司。由Trial提供卖场进行验证实验,还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和技术。 同样是2021年的报道,永旺集团旗下超市引入中国公司云拿科技的AI无人店系统,在日本开出一家无人便利店。2024年,这一无人店开出第二家。
- END - 免责声明: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及立场。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以上文章来源于窄播 ,作者窄播